300亿票房推手:《药神》之后,又发现《好东西》

2024-12-08 20:42

从营销公司到片方,他的路径并不常规。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陶淘

编辑|张昊

图片来源|受访者

坊间流传着一个说法:2020年7月,First青年影展上,麦特文化一眼就相中了年轻导演邵艺辉的处女项目——《爱情神话》,然后就投了它。

“是误传。”麦特文化创始人陈砺志摇了摇头,创投拍板的过程,没有那么“神话”,真实版本是这样的:

影展的项目创投会前,麦特文化拿到了20个入围项目的大纲和项目书,《爱情神话》是其中之一。项目组的同事票选了最感兴趣的前3名,打算在路演上重点关注,其中并没有《爱情神话》。

正式路演时,20位导演依次上台展示,陈砺志是市场评审之一。有一位年轻姑娘,光着脚丫就上台了,他一下子就记住了:“思路清晰、想要的东西很明确,表达能力很强,听了让人很兴奋。”他找来这个姑娘的剧本,和项目组看完,大家都喜欢,才决定拿下。这正是邵艺辉和她的《爱情神话》,第一部合作愉快,才有了续篇——《好东西》。

《好东西》目前豆瓣口碑9.1分,据猫眼专业版数据,上映11天来票房已破4亿元,连续11日夺得院线票房的日冠军。猫眼对这部“小众文艺片”最终的预测票房,已经从上映前的3亿元,飙升至6.93亿元。

除了《好东西》,这家成立于2008年的影视公司还出品了《奇迹·笨小孩》《逆行人生》《我的姐姐》等电影,联合出品了《金刚川》《疯狂的外星人》《孤注一掷》等片,累计票房达160亿元。加上宣发的《我不是药神》《美人鱼》《消失的她》等,合计参与票房近300亿元。

在行业看来,陈砺志总是能拿到合适的项目。但在多年的老友、First青年影展的创始人李子为看来,他更多是“身体力行地抵达,认真聆听,和年轻导演、编剧、制片人深度交流、探讨”。

陈砺志身上“居安思危”的成分很高,特别在意“护城河”,公司的业务模式也越来越复杂。

麦特文化最早是电影营销赛道的头部公司,2018年前后,光线传媒、万达影业、阿里影业等上游内容公司,都完整建立了自己的宣发团队。他感受到未来巨大的生存危机,决定把业务重心转向上游,主控项目,从投资到制作全面转型。

2021年,一个偶然的项目——麦特文化的第一部电视剧《我在他乡挺好的》落地,他发现电视剧可以直接卖给平台,更能规避投资风险,从此又进入了电视剧领域。

当下,影视行业波谲云诡。流媒体、微短剧、AI……许多创始人试图抓住每一个风口。陈砺志很慎重,比如在爆火的短剧上,他不觉得能与电影直接构成对抗,麦特文化也不考虑做短剧。

“肯定还是要做擅长的事,把电影做得更好。”他说。

“如果全亏,公司也不能垮”

陈砺志比从前低调许多。多年前,他在社交媒体上很讲江湖义气,有明星被舆论裹挟,他就发微博仗义执言。但每次发完,截图就被媒体引用,所以现在他“少说多做”。

这次专访前,他在媒体面前已沉寂多年。

他平常不跟组拍摄,只在开机、杀青时露个面。还会在开拍10日左右探班,检查一下剪辑进度和质量,觉得OK就撤,有问题就开个会。路演一般也不参加,偶尔参与宣传,“都是远远地躲在活动角落。”一位麦特文化员工对《中国企业家》表示。

已近“知天命”年纪的他,仍然童心未泯。办公室书架上摆满了猫头鹰画、米老鼠摆件等各色小玩意儿,家里的猫头鹰装置有几百个,会客的两个沙发之间还有一个软趴趴的白色小熊座椅。

陈砺志很感性,个人偏好文艺电影,投资回报率不高也不是太在乎。但作为管理者,他又是理性的——项目组表决通过的项目,才能投拍。

“有时候拿到一个自己特别喜欢的项目,给项目部同事一看,稀里哗啦全是否定,我就否决了。”他笑着回复,好似有几分“无奈”,又好似对员工的项目决断力有几分骄傲。粗略估计,员工否掉了70%他相中的项目。

也有个别多数人不看好、他执意要做的项目。比如青春片《倒仓》,最终票房只有300多万元,验证了的确是“太文艺”。但符合他“做点突破刻板印象青春片”的想法,最终电影倒是获得了不少奖项,“所以也不后悔。”陈砺志说。

他们也越来越在意对电影投资的红线把控。和一些公司不同的是,麦特文化从来不预估电影票房,陈砺志把是否投资一部电影的否决项一言以概括:“这个项目如果我们全亏,能不能承受?能才做,不能一个项目就把公司打垮。

譬如几个月前上映的《逆行人生》,麦特文化投了25%份额,好几千万元,是第二出品方。电影最终票房3.59亿元,根据院线、出品、宣发等分账比例来看,最终要过10亿元票房才能回本。麦特文化因此亏了多半,但只要在可承受范围内,公司都不至于扛不下去。

这家公司只在2015年融资了一轮,“以后原则上也不会再做股权融资,毕竟要对股东负责。”陈砺志解释,所以,外界看上去麦特文化不太会盲目地投资大体量项目。

项目越来越多,投资决策项也越来越聚焦于一个:剧本质量。

陈砺志把国内电影票房的决定性因子概括为3个阶段: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观众看电影认的是名导演;2010年以来的七八年,明星、偶像阵容会影响观影意愿;而近几年,剧本逐渐成为最核心的因素。

麦特文化把对剧本质量的尊重体现在了各种宣传上——在海报、片头中,编剧的位次永远在导演之前。

不过好剧本有时候对应的是新导演,就比如4年前的《爱情神话》。在新导演项目上,麦特文化一定是“强监制”。陈砺志当时找来徐峥,问他是否愿意做电影监制。徐峥爽快答应了,领着大家做剧本围读、给出建设性建议,后来被说服后又加入了演员阵容。这为《爱情神话》整部电影的成色打了底,一个核心角色能带动整个剧组。

“徐老师对演员的眼光和选择,还有对表演的指导,对我帮助很多。”邵艺辉在接受中国电影报道采访时曾表示。

也是因为有了第一部作品的基础,到了《好东西》,邵艺辉羽翼渐丰,离开监制独立完成作品,仍然收获了高口碑。

电视剧《我在他乡挺好的》也是这个模式,新人导演李漠搭配监制黎志(《二十不惑》《北京女子图鉴》导演),豆瓣口碑8.1分。

对抗潜在风险

过去16年,麦特文化从一家纯粹的电影营销公司,一路迭代成集电影、电视剧出品、制作、宣传、发行为一体的公司,这在电影圈并不是一个常规的商业路径。

时间回溯到上世纪末、本世纪初,陈砺志在湖北《黄石日报》、浙江《都市快报》、光线传媒、搜狐等先后履职。

因为在浙江从事媒体行业时,把娱乐版打造得足够吸引人,他被光线传媒老板王长田看中,北上成为当时国内娱乐新闻头部公司的一员。先是接管了最有影响力的娱乐周刊《明星BIGSTAR》,再成为《娱乐现场》节目的制片人。之后,陈砺志和整个团队被张朝阳“一锅端走”,他成为搜狐娱乐总监,一年时间把搜狐娱乐做成了国内第一娱乐媒体。

2008年,陈砺志出来创业,选择做一家营销公司。“是因为对媒体比较了解,对舆论、社会、心理有把握一些,就想在舒适圈内做一个稳妥的业务。”他说。

他算是找到了行业内的一片空白地,麦特文化是国内最早的电影营销公司之一。后来,2009年、2010年、2013年分别成立的影行天下、光合映画、伯乐营销等电影营销公司,创始人同样来自媒体,走的是与麦特文化相似的路径。

昔日的媒介资源与行业经验,加之明显的先发优势,麦特文化一直是行业头部公司。

但也是在这一时期,行业剧变。全国影院票房从2010年的101.72亿元,飙升至2015年的440.6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4%。竞争加剧,许多头部电影公司甚至下场自己做营销。

陈砺志嗅到了危机感:“有被替代的风险,不能只关注当下,要看未来几年。”2013年宣发《致青春》《小时代》等影片时,他尝试性地参与了这两部电影的少量投资。

到了2018年,这种“忧患意识”更强烈,麦特文化在高管会上连续3年研讨一个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在电影产业链中的话语权。麦特文化的投资比重进一步扩大,近5年来,这家公司出品/联合出品了《金刚川》《奇迹·笨小孩》《攀登者》三部票房过10亿元的电影,和共计12部票房过亿元的电影。

2020~2022年,院线电影市场的低迷,让陈砺志进一步跨到电视剧领域,在2021年、2023年分别制作了《我在他乡挺好的》和《故乡,别来无恙》。

做过之后发现,电视剧没有那么大的市场风险,卖给平台的利润回报大约在15%,如果播放量高,被评为S级、A级,会有一些额外奖励,但是差异不大。“电影就不同了。高收益高风险,票房天花板高,但‘扑街’了,也就得砸在手里。”陈砺志说。

有了电影、电视剧,麦特文化产业链业务比以前更全,一直在陈砺志心中的“短板”才算逐渐被补上。

重心仍是电影

但市场越来越复杂,一个明显的变化是,这家公司本该最擅长的电影营销,在当下相对多变的媒体环境下,不可控因素在增加。

从《逆行人生》到《好东西》,麦特文化出品的电影,在引发大量关注的同时,也陷入不少争议。《好东西》首支预告片的台词中提到“结扎”,不少男性观众因此对影片直接产生了抵触。

这也不只是麦特文化遇到的问题。近到《抓娃娃》《热辣滚烫》,远到《雄狮少年》,财富、性别、美学等各类问题,常常在社交媒体上被无限放大。

对于这一切,陈砺志也只能表示:“把影片拍好,微博、小红书的图文、预告片等物料做好,剩下的成败交给天。”

抖音宣发是近两年的增量,麦特文化在这一领域也做了不少。《再见,李可乐》的官方抖音账号点赞超过1.2亿次,掀起的话题度挺高,但最终这部电影票房只有2.42亿元,这让陈砺志至今有点意难平,“总觉得能更好”。

近来,他和团队一直在琢磨新的营销策略,据称有了重大转向,而且在内部看来,已经得到了正向的反馈。被问及具体细节,原本在沙发上俯身前倾的陈砺志,突然兴奋地向左后方一跳,弹进了沙发里,笑道:“我们得保密一下。”

2024年,微短剧来势凶猛,据《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显示,今年微短剧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00亿元。而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11月30日,今年院线电影票房才刚突破402亿元。

陈砺志对此并不担忧,也不打算入局短剧赛道:“它是完全不同的受众和领域。中国的人口基数决定了电影市场有足够的前景,只要质量足够好。”

这两年,陈砺志觉得尤其难:“项目处在制播周期中,需要投入,又没能及时回款,现金流吃紧。”

2020年上半年,公司缓发了6个月薪资。资金一重新周转,陈砺志马上连本带10%的利息就补给了员工。结果,又碰上了电影市场的不景气。

不是消费力的问题,还在于影片质量。今年票房不佳是虚假现象。”陈砺志说。几年前积压的电影在去年集中释放,今年刚好赶上了供给淡季,等供给恢复正常,院线市场会进一步复苏。

当然,这位在影视行业近20年的资深从业者也承认,随着流媒体的发展、投影与大屏电视的普及,居家观影场景正成为不可忽视的部分。“这倒逼我们更多去研究适合结伴去看、线下去看的电影。”

陈砺志如今的生活很规律,坚持早上7点半起床,在家用爬楼机爬2000级台阶,即100~120层楼,哑铃锻炼也数十年未停止。在办公室里,还有一个动感单车,没事时就会在单位骑。

他在意每一位员工,这家100余人规模的公司,成立以来主动辞退过的不足10人,不少员工的在岗时长都在5~10年。2020年,麦特文化在资金周转困境期,曾收到过30多位员工的个人借款,一位管理团队员工甚至借给公司200多万元,有一位普通员工也拿出来30万元。

这种人本文化无形中成为麦特文化穿越周期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受限于近期收入,陈砺志遗憾没有落地之前的一个想法:每年给员工报销一次父母国内旅游。他还是想把这件事做下去:“一直把员工当作企业的核心资产,他们的父母也同样重要。

李子为深有感触,“如果你细心去观察这家公司,大概也能了解,以人为本,尊重、信任,不是一句空话。”

6年前,陈砺志在接受娱乐独角兽采访时表示,彼时十岁的麦特文化正处在公司的“少年时代”,红日初升;今天,当记者再问他时,他觉得麦特文化已经进入青年时代:“有了很多经验、教训,也有成绩,两部剧都在豆瓣8分以上,电影基本上都赢得了口碑。”

未来,麦特文化希望自己能有更强的品牌号召力:“就像想起导演陈思诚、郭帆,大家就会觉得意味着口碑;希望作为投资方,我们也总能被导演、演员想起。”

新闻热线&投稿邮箱:tougao@iceo.com.cn

中国影史首部百亿票房影片诞生了!2025年2月13日 ,《哪吒之魔童闹海》累计票房(含预售)突破100亿元,这是中国电影史的伟大里程碑!电影全球热映,感谢电影观众参与,纪录持续突破中!

截至2月13日,《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含预售)正式突破百亿,距离影片开画,仅仅过去了16天。中国电影也正式迈入单片票房百亿时代!从点燃2025春节档、不断刷新中国影史票房纪录,到放眼全球市场掀起中国神话热潮,吒儿爬榜的这十几天,从大年初一到2月13日超过12000家电影院加..

近日,由乌尔善执导的《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映后路演抵达重庆站。导演乌尔善携黄渤、那尔那茜、陈牧驰、费翔、娜然、刘潮、吴汉坤、百力嘎现身映后见面活动现场,在和观众交流分享创作故事的同时,也将影片所传递的情感内核带给了台下观众。目前,影片票房已突破11亿。映后互..

生、老、病、死,人生常态。但是远在古代,就已经有人在探寻长生不老的秘诀了。当年,秦始皇为了长生不老,命道士炼药、派遣了徐福远渡重洋求药。结果呢?仍然不能逃脱天命,即使他是秦始皇,即使他是当时最有权力的人。而如今,希望长生不老的人,仍然大有人在。特别是那些身家丰..

1.《蛟龙行动》只有包饺子的水平,没有硬核战斗的水平,倒不如说在场面调度上林超贤导演有些越活越倒退的节奏。如果《红海行动》成功靠的是从头打到尾的持续紧绷节奏和细节拉满的各种军备以及导演善于叙事上扬长避短的巧妙性,到了本作则是把前面的优点全扔掉,然后选择了近未来的..

今年春节档的电影院已经跟神仙打架一样了,根本不知道怎么看,怎么选。打得火热的院线电影外,在被冷落的网络平台上,殊不知有这么一个观众很难发现的角色,却被我意外关注到了。要说他一点没热度吧,他在《大奉打更人》里可以当逼王当到了极点,一出场就自带花瓣雨,背对众人还要..

又是新的一周,这周即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也是2月14日情人节,所以,还挺热闹的。既然是情人节档期,自然要有一些面对情人节的影片上映。而在热映了半个月之后,《哪吒2》在新的一周,还会继续蝉联单日票房冠军吗?毕竟,这一周还是有些热门电影要上映的,不知会不会冲击到《哪吒2..

据票房平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5日13时35分,2025年春节档总票房(含点映及预售)新片总票房突破100亿元。《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列票房榜前三位。

电影《逆行人生》海报2024年已过去,我们跨过新春的门槛,蓄势待发,准备进入紧张的工作之中。电影频道2月4日首播电影《逆行人生》,为大家加油打气,在新的一年加足马力,继续前行!这部由徐峥自编自导,根据畅销小说《逆行人生》改编的同名电影,讲述了外卖员群体的励志故事。这..

据票务平台数据显示,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春节档(档期内票房)总票房破35.62亿,刷新中国影史春节档电影票房纪录,超《唐人街探案3》春节档(档期内票房)票房成绩,成为中国影史春节档(档期内票房)票房冠军!..

据票务平台数据显示,截至2月3日9时26分,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累计票房已超34亿,累计观影人次达6610.3万人,票房已超过《唐人街探案2》,暂列中国影史票房榜第十五位。此外,2025年春节档(1月28日2月4日)档期电影总票房(含预售)已经突破75亿。..

据国家电影专资办数据,截至2025年2月3日,2025年总票房突破100亿!在春节档和元旦档影片的强势助推下这一节点比去年整整提前了13天。2025年度票房目前排名前十名的影片分别为:《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误杀3》《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熊出没..

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2月2日17时21分,2025年春节档电影总票房(含预售)突破70亿元!同时,2月2日单日累计票房已超10亿,这也是春节档连续5天单日大盘票房超10亿。《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暂列春节档票房前三名。其中,《唐探1900》上映5天票房超..

春节档上映的《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是该系列的承上启下之作,聚焦西岐保卫战。截至1月31日晚,影片上映3天获得超7亿票房。《中国电影报道》新春特别节目邀请《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导演乌尔善,制片人罗姗姗,演员于适、那尔那茜、陈牧驰、娜然、韩鹏冀、武亚凡做客《蓝羽会..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2月1日19时58分,2025春节档总票房(含预售)破60亿!《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分列春节档票房榜前三位。

时隔5年之久,《哪吒之魔童降世》续作《哪吒之魔童闹海》(下文简称《哪吒2》)终于和观众见面了。不负众望,影片上映首日,拿下了4.86亿票房,稳居单日票房冠军,并以豆瓣8.5分的开分,打响2025年春节档第一炮。这一成绩更是给过去每一位为《哪吒2》付出的工作人员给予一股暖流。..

由于文章分享网盘链接容易和谐失效,请尽快转载到自己网盘观看。小程序观看链接: https://shurong.lanzouj.com/is7Bt15odadc夸克网盘下载链接: https://pan.quark.cn/s/b3553238ae62最新2024年电影抢先版链接:  https://pan.quark.cn/s/b3553238ae62↓↓↓↓微信小程序免费..

截至1月21日晚,2025年春节档预售总票房破3亿,刷新中国影史春节档预售票房最快破3亿纪录。如此亮眼的预售成绩,再次证明了春节档拥有的巨大商业价值。2025年春节档上映的电影,都是有一定粉丝基础和票房号召力的IP改编或是续作,品牌和片方都希望能够经由异业合作,在巩固固有存..

据港媒,2024年度香港地区电影总票房达13.43亿港币,其中票房榜排名前两位均为华语电影。由黄子华、许冠文、卫诗雅主演的电影《破地狱》总票房超1.4亿港币,夺得票房榜榜首,并凭此成绩轻松打破《毒舌律师》保持的1.15亿港币纪录,位列香港影史华语片票房榜第一名。目前影片仍在热..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截至12月31日13时12分,2024年12月31日跨年档总票房破2亿,《小小的我》《误杀3》《“骗骗”喜欢你》分列2024年跨年档票房榜前三位。

由陈茂贤执导,黄子华、许冠文、卫诗雅主演的电影《破地狱》正在热映中。截至目前,影片中国香港及澳门票房突破1亿5000万港币票房,再创香港影史华语片票房纪录,后劲十足!截至目前,影片内地票房也已突破1.75亿人民币。电影讲述了婚礼策划师道生(黄子华 饰)被迫改行成为葬礼经..

据灯塔专业版,截至12月28日19时09分,2024年贺岁档(11月22日—12月31日)档期票房(含预售)突破25亿。 ​

12月28日,由甘剑宇执导,陈思诚、武皮皮、李鹏、胡小楠担任编剧,肖央、佟丽娅、段奕宏主演的电影《误杀3》将上映。凤凰网娱乐“凤凰院线经理指数”集结全国多位一线电影院线工作者,对该片进行票房预测。院线经理点评该片:经典IP+悬疑题材,票房有望冲击10亿。预测该片最终票房..

经过漫长的等待,黄景瑜终于带着他的最新作品《冬至》如约而至,仿佛踏雪而来的使者。这部剧一上线就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不仅在全网收视率上拔得头筹,还赢得了观众们的一致赞誉。作为张艺谋导演亲自挑选的东北籍演员,黄景瑜在《雪迷宫》中的表现可谓是赞不绝口!他在剧中饰演的缉..

截至12月24日,灯塔专业版显示,2024年贺岁档(11月22日—12月31日)档期电影票房(含预售)突破21亿。《好东西》《误判》《破·地狱》分列2024年贺岁档票房榜前三位。虽然目前21亿的票房不是个小数目,但与去年同期略有下滑。灯塔专业版数据分析师陈晋表示:“一般贺岁档是从11月..

1、《万箭穿心》这部影片充满了压抑的氛围,宝莉作为家庭支柱,她的行为显得有些强硬和泼辣,甚至带有一些泼妇的味道。然而,这种表面上的霸道背后,是她对生活的认真态度和对家庭的深切关怀。她的省钱方式虽然让人觉得苛刻,但实际上反映了她在缺乏真正爱与支持的环境下,努力维..

1、《你好,李焕英》在当下的电影市场中,亲情题材往往能迅速打动观众的心弦。《你好,李焕英》凭借54.14亿的票房成绩,展现了这一类型的强大号召力。影片并非完全依赖高超的制作技巧,而是通过真实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恰到好处的音乐渲染,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产生强烈共鸣。这种情感..

作者| Mia编辑| 赤木瓶子电影市场的低迷,或许将持续到春节档。定档大年初一的《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和《哪吒之魔童闹海》等大片已开启了宣发战,粉丝也早早开始期待。然而春节档档期内外,可谓冰火两重天。贺岁档、元旦档电影话题关注度相对小得多。今年跨年档有《小小的我》《..

电影《好东西》讨论热度一直居高不下,除了几位性格各异的主角之外,任彬在片中饰演的胡医生也特别有戏。胡医生自称有一种人格障碍,无法建立长期关系,这使他拒绝进入任何一段严肃认真的恋爱关系。有不少观众感慨:任彬在热播剧《故乡,别来无恙》中,把“暖男”谢阳演得那么好,..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12月15日报道:没有人会想到一部殡葬题材的电影会打破香港影史票房纪录。这个周末,年度口碑电影《破·地狱》在上海举行“尽兴而活”主题首映礼,这部自内地定档以来就备受关注的电影,近期口碑一路高歌,影片在真实刻画香港非遗葬礼仪式“破地狱”震撼场景的同时..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