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暖器卖爆欧洲,订单排到2个月后,商家表示:“要冷静”
欧洲的冬天,有来自东方的温暖。
文/郑亚文
编辑/范婷婷
最近,#电热毯在欧洲爆卖#话题被网友广泛讨论。一个话题背后,连接着中国制造和欧洲市场。仅今年7月,欧盟27国就进口了129万条中国的电热毯,取暖器的销售季节直接延长了好几个月,而目标市场均在欧洲。
宁波艾伏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继文,最近仍在忙着接取暖器订单,往年取暖器的订单高峰在夏季,如今已经10月,欧洲已然入冬,但那边的经销商还在疯狂补单。
“顶不住啊!”
今年的欧洲,冷得特别早。9月底的德国,气温已经降到10摄氏度以下。前几天还在西班牙海滩边穿着比基尼的孟了了,一回到德国,就裹上了羽绒服。
随着冷空气一起“突袭”而至的,还有能源公司寄来的涨价通知信。信里写着,从11月1日起,电费和燃气费用将上涨50%。
而今年以来,当地能源价格出现大幅上涨的情况,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信里说近半年为我们保持了价格的稳定,实际上半年前就涨过50%,现在又涨了50%”。
能源费用上涨,直接的影响就是,大家的取暖费用变高了。孟了了租的房子,不包含电费和燃气费,她需要每月缴纳固定的费用,到年底按照使用量多退少补。
孟了了屋子里的暖气片
“最近大家都在讨论这件事,顶不住啊!除了天然气、电费,欧洲整体物价也在上涨”。眼下这种情况,孟了了和朋友们只能节衣缩食,“我们白天都不开暖气的”。为了度过这个冬天,她特地去超市,花了40欧元,买了一床电热毯。
在英国南部工作的张枫茹,也感受到了能源紧张下的物价上涨。她租的房子包涵了电费,但因为当地电费上涨了三分之一,9月份,天气变冷之后,她的房租也紧随着涨价了10%,“我的房东已经开始用节能省电的厨具了”。因为生活成本的增加,她所在行业的相关组织,正准备向新首相申请涨工资。
欧洲不同地区的供暖措施各有不同,有些地区采用集体供暖,有的地区是独立供暖。不论哪种供暖方式,都离不开电和天然气。在欧洲能源危机的影响下,各地政府只能采取涨价、限制使用量等措施,来平衡电和天然气的短缺。
在丹麦留学的小羊晒出了当地的实时电价表,“今年的电费一直在涨价,最贵的时候,相比去年涨了5倍,天然气的涨幅也不小”。
她回忆,夏天有段时间电费飙升,当地不少居民晚上到院子里搭帐篷睡觉。冬天已经来临,丹麦政府也倡导居民推迟开暖气的时间,“政府让我们备好保暖袜、毛毯,劝大家19摄氏度以下再开暖气”。
在法国上学的菁菁情况稍微好些,她住在学生公寓,采用中央供暖的形式,不用缴纳电费和天然气的费用。但前些天,她得知,政府已经决定,要延后今年的供暖时间。
供暖时间具体延后多久,大家都不清楚。所以,菁菁身边很多人已经开始采购电热毯、取暖器等取暖设备,“大部分超市里都能看到这些商品,以前很少的”。
节约用电,少开暖气,是本次采访中,大部分受访对象的过冬策略。同时,一些耗能较低的取暖小家电,也成了欧洲人今年必备的神器。
据BP数据显示,欧洲28个国家中,61%的家庭依靠集中供暖,其中有42%的家庭采用天然气作为能源,其他大部分家庭用电取暖。所以,天然气和电的价格,直接影响到欧洲人的过冬条件。
来自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仅今年7月,欧盟27国进口中国电热毯就高达129万条。出口欧盟的取暖器,成交季节也延长了好几个月。
欧洲人在忙着买取暖器、电热毯时,遥远的中国工厂,正在全负荷生产这些商品。
订单排到2个月后
浙江慈溪,正在家中过十一长假的刘继文,仍然不断接到来自欧洲的订单,“又来了新客户,采购了几个集装箱的取暖器”。刘继文的公司合作了多个取暖器工厂,“大工厂有十几条流水线,一条流水线,每天能生产500—2000台不同类型的取暖器”。
但这样的生产速度,也满足不了欧洲客户的需求。
过去,取暖设备出口行业,每年4月份就会确认好全部的订单,“即使是亚马逊上的2C客户,也会在5月前,确认好当年的订单”。
到9月份,大部分工厂的订单生产都已接近尾声,客户要开始沟通来年的订单了。到10月后,取暖设备行业进入淡季,一些工厂选择转内销,做国内市场。
但今年的情况有些特殊,“从5月份开始,就有好多老客户告诉我,欧洲那边陆续有消费者开始为冬天囤取暖器了,他们大多是从新闻里看到,今年由于能源紧张,冬天的取暖费用会涨价”。
这些嗅到市场风向的老客户都在增加订单,直到10月初,刘继文的业务员都在接今年的订单,他算了下手里欠下的订单,“排到了2个月后”。
除了补单的客户,还有不少第一次下单的新客户,所有客户都非常着急,全都要求“发货速度是最重要的”。
让刘继文印象深刻的,是一个乌克兰的客户,今年,是他做取暖器生意的第一年,“因为市场太缺货了”。由于时间紧张,在阿里国际站上确认过刘继文公司的资质后,这位乌克兰客户直接下了5个集装箱的取暖器,包含七八种型号、不同价格区间和功能,“来不及看样品了,直接发货吧”。
欧洲对于取暖器这类产品的安全标准比较严格,通常情况下,新客户都会要求寄样品,检测过关后,才会下单。
但由于时间紧急,这些新客户大多省略了这一步骤,“这在以前是不可能发生的”。
最近频频上热搜的电热毯,也成了欧洲人的抢手货。“欧洲人以前不用电热毯的,但今年全都‘真香’了”。
来自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7月份,我国电热毯对欧洲累计出口额达到3340万美元,其增速高达到97%,在取暖设备里排名第一。
在亚马逊欧洲站上,电热毯的销量在近两个月飙升,不少店铺月销几万件电热毯,还有的链接仅是评价就有1万多个。
国内最大的取暖器品牌“彩虹”,近日因欧洲电热毯市场升温,股价连续几日涨停,涨幅超20%。
电热毯成为欧洲人民的新宠,主要还是因为它省电。英国《每日邮报》算了笔账,一条额定功率100瓦的电热毯开一整晚,大约8小时,所需要的电费仅为0.42英镑,这比开暖气划算太多。
小红书上,不少欧洲留学生也在热火朝天地讨论着电热毯,甚至有商家,在小红书上寻找欧洲分销商。
周倩倩是国际站上的电热毯商家,眼下,她的工厂正在24小时连轴转,每个月能对欧洲出口1万多条电热毯。放在去年,她的电热毯在欧洲还未打开销路。
最近,她也在增加产线,同时在小红书寻找欧洲的分销商,“主要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打开欧洲市场”。
和周倩倩、刘继文一样的商家有很多,据阿里巴巴国际站上的数据显示,近90天内,平台上取暖电器的需求量同比去年,增长超40%;电热毯同比增长超70%;热泵式热水器的需求量,同比增长超100%。这些需求主要集中在德国、波兰、荷兰、英国等欧洲区域。
平常心对待
中国是取暖器、电热毯这类取暖小家电的主要生产国, “取暖器市场,除了头部几个名气比较响的国际品牌,其他的份额,基本都被中国产品占了”。
刘继文在取暖器行业15年,每次到国外考察时,第一件事便是去超市,看看当地又上新了哪些取暖器,有什么新功能,价格是否有起伏,“看来看去,其实都是‘made in china’的产品”。
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些在上游的中国工厂,不论在当初国际市场“缺芯”,还是疫情下“少柜”的时候,都能第一时间捕捉到信息,迎风而上。
在欧洲能源紧张的局势下,中国制造也冲在了前头。从材料端,我国的发热元件、温控元件、散热器等产品,在全国有多个生产基地。而生产制造商也呈产业集群模式,集中在浙江、广东等地。
拥有制造优势,这些产品在承担运费的情况下,对比欧美自主产品,也存在很大的价格优势。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小家电市场的规模,从2016年的620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557亿元,但近两年,增速开始减缓。
这种情况下,扩展海外市场,成了小家电商家的新增长曲线。但在刘继文看来,市场越热,大家反而要越冷静,“按部就班做好每一步,然后量力扩产”。
今年,刘继文接到了不少新客户的订单。他们大多数拥有自己的主业,提前关注到市场动向后,转入取暖设备行业,目的是囤一波货,以备消费者的过冬之需。而实际上,这些新的入局者,也不能百分百确定,取暖政策到底会如何变动。
刘继文担心,市场表面过热,会造成不少工厂盲目扩产,入局者变多,最终可能导致行业混乱。
彩虹集团也公开表示,自5月以来,公司取得了很多电热毯出口订单,但单张订单的金额比较低,没有对公司收入产生实质影响。
可以确定的是,中国的取暖设备,的确在欧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机遇伴随挑战,刘继文打算平常心看待,努力做好产品的功能设计,多了解客户实际需要什么,这才是企业生存的长久之道。
公众号对话框回复「逛逛」得逛逛运营PPT;
回复「订阅」得私域运营PPT;
转载请加微信:wz762062690备注【转载】戳下方看秋冬流行趋势
更新于:2022-10-10 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