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你还在做公众号吗?

2023-03-08 13:33
摘要:“公众号还有人看吗?”“你还在做公众号吗?”“公众号还有哪些机会?”早在2018年的时候,就有类似的声音。往后的每一年,也都有人发出灵魂拷问。去年7月,服务号消息免打扰,而近期,订阅号没有星标的账号,发布的内..

“公众号还有人看吗?”

“你还在做公众号吗?”

“公众号还有哪些机会?”

早在2018年的时候,就有类似的声音。往后的每一年,也都有人发出灵魂拷问。

去年7月,服务号消息免打扰,而近期,订阅号没有星标的账号,发布的内容,头条大概率不显示大图封面。

与此同时,公众号图片消息升级,神似小红书。但在订阅号信息流中,头条图片消息可以显示大图。

这让不少创作者一边适应着新的变化,一边也变着花样“求星标”。

公众号运营越来越难。面对“全村希望”的视频号,面对其他短视频平台的冲击,以图文为主的公众号还值得做吗?

挣扎 焦虑 变化

图文/图片 还是短视频/直播?

可能有些用户发现,近期自己关注的账号开始发布像小红书一样的内容,但却没发现,很多账号的头条封面不显示了,而是觉得“找不到了”、“停更不发文了吗”。

“逼得”很多创作者专门写文章来解释,并且手把手教大家星标;又或者在文章的开头、结尾加上gif指引图,还有的在留言区置顶求星标。

▲图片来源:「原来是西门大嫂」公众号

西瓜数据发现,有些“会玩”的账号,则利用新升级的图片消息可以显示封面的优势,来“博人眼球”。

「小声比比」,头条图片消息做了个醒目的封面,箭头指明文章在下面,第二条的内容才是正文,头条只是为次条引流。

▲图片来源:「小声比比」公众号

2月22日,「小声比比」发布了他的第一篇图片消息,坦言很苦恼,但是火烧眉毛,不得不整形。还让用户提建议、出谋划策。

而他自己也专门花时间去研究对策,并且尝试多篇图片消息,可以看出真的是绞尽脑汁了。

但读者却不买账,还是喜欢以前的内容形式。他们也痛定思痛,总结出了四个原因。

▲图片来源:「小声比比」公众号

正如他们总结的,很多读者看惯了长文,对于小红书这种形式难以接受,要是喜欢,早就去隔壁了。再就是,长图文深度有逻辑,适合图文穿插阅读,而不是图和文割裂开。

微信事业群总裁张小龙曾经在微信公开课上透露,不小心将微信公众平台做成了文章内容载体,而这也使微信在短内容上有所缺失。

无心插柳柳成荫,微信公众号成为了国内主要的图文平台。这十多年来,千千万万读者早已在公众号养成了看长图文、看深度内容的习惯。

纵观朋友圈刷屏的内容、社会热点相关的观点性分析内容,大部分也是来自微信公众号的图文。

但随着短视频、直播的兴起,用户的阅读习惯逐渐碎片化,注意力被短视频平台夺去。

据《晚点 LatePost》消息:一位腾讯人士透露,尽管微信公众号的重度用户(每月阅读超过400篇文章)没有太多流失,但他们只是极小的一个群体。更多用户对长内容没有刚性需求,他们已陆续向抖音、B 站等平台转移。

无论是公众号的图片消息升级,还是视频号的短视频、直播,我们能感受到,微信正在用短内容来弥补焦虑。

从内容形式的改变、创作者发布的心声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创作者、运营者们满满的求生欲,以及面对平台规则的变化而不得不产生的妥协与求变。

而变化,可能是危,也是机。

或许在很多创作者看来,对近期公众号的变化比较悲观,但「帆书 原樊登读书」主编阿医却很乐观,还有些欣喜。喜的是,看到现在的公众号还有些新的东西再去尝试

阿医认为,这种变革是平台和创作者都要经历的阵痛,虽然可能会担心数据会下滑,但这都是创作者和平台需要去共创、共同面对的,也需要创作者做出改变与创新

如今的订阅号信息流页面,西瓜数据观察发现,最顶部的是常读公众号,接着是“直播中”的已关注订阅号,再就是被打乱顺序的已关注但不一定星标的订阅号信息,多往下拉一些,则会出现视频号的内容,并且公众号和视频号的内容穿插出现。

▲图片来源:订阅号消息截图

图文/图片消息也好,短视频/直播也罢,在同一信息流里面公平展示,创作者努力做好内容,加上些运营动作,剩下的就交给用户去选择。

喜欢看长图文的依然会继续看,留得住的用户,才是属于你的用户。

坚守、转型还是放弃?

公众号还值得做吗?

公众号经过多年的发展、多轮的洗牌,早已过了野蛮生长的阶段。经过良币驱逐劣币,如今能够生存下来的,都是经过时间、用户与市场的考验

前不久,西瓜数据看到「帆书 原樊登读书」微信生态负责人罗小月的朋友圈消息,他们的公众号在新年伊始突破了500万用户,2022年全年公众号净增用户70多万

2013年-2023年,「樊登读书」品牌走过了第一个10年,与公众号年岁相当。如今品牌焕新,更名「帆书」,重新扬帆起航。

正如小月所说:“在做公众号这个‘时代的眼泪’产品,一点也不容易。

从最早的公众号知识付费,到裂变涨粉,再到后来的内容增长运营,向用户传递价值、引起共鸣,樊登读书一点一滴积累起了众多忠实读者。

即便公众号的平台功能、规则仍在变化,主编阿医跟西瓜数据坦言,他们的公众号数据方面波动并不大。

一方面,依靠品牌影响力,“搜一搜”给文章曝光贡献了近40%的流量,但更重要的还是通过优质的内容来吸引用户,保证流量的稳定性。

「帆书 原樊登读书」跟西瓜数据分享了几点他们的做法:

1、保证文章原创率50%以上

可能有用户发现,自己关注的号在转载一样的内容,或者同一主体、同一公司的号相互转载,内容同质化越来越严重。

“账号的不可替代性越来越低,用户在这也能看,在那也能看,久而久之,在你这里看不到代表账号原创性内容的时候,就会导致取关上升,用户粘性下降。”

因此「帆书」依靠编辑以及签约作者,不断去做内容创新。

2、做能够代表账号调性的栏目

比如《遇见好书》栏目,给读者推荐好书。当时做了3个月,就成为了账号涨粉最好的一类内容。也是因为这个栏目被很多用户关注到,被行业很多优质的千万级大号转载。

▲图片来源:「帆书 原樊登读书」公众号

3、保持内容调性 不被数据焦虑

负面新闻、娱乐八卦的热点不追,秉持“轻松友善有启发”的内容原则,去做真正意义上对用户有帮助的内容。因此日常编辑不管是找选题、找素材、起标题,都不会故意去为了流量博眼球。

“那些跟账号价值观不那么契合的、短暂的流量没必要,迟早还是会走的。虽然会牺牲一部分的打开或者热度,但时间一长,也会筛选出那些真正认同和喜欢我们的用户,保障用户粘性。”

4、跟用户做朋友 保持互动感

虽然是品牌账号,但「帆书」以做个人IP、和用户做朋友的方式去运营账号。

一方面,保证内容创新的迭代,能够让用户感觉内容的与时俱进,以及在文章中加一个有对话感的导读,让用户知道今天为什么要推荐这样的内容。

另一方面,留言区的高比例回复,保证回复率在50% 以上,提高与用户互动,去激发用户的创作率和表达率,建立与用户的沟通和信任感。

诚然,像「帆书」这样早年积累起来庞大用户体量的公众号,尤其是品牌号、机构号等,持续经营公众号是必然的。

这些账号能够保持扎实且稳定的流量,有成熟的商业变现模式,并且有自己的产品、广告依赖程度相对小,能够较好应对生态及市场的变化

而随着视频号的出现,借助视频号的超级连接,打通公众号、企业微信、小程序,在社群、朋友圈种草,再转化至小程序成交,「帆书」也已形成具有生命力的内容生态和商业生态。

无论是公众号还是如今的视频号,都是「帆书」品牌发展壮大不可或缺的内容和商业平台。

个人创作者

还要继续做公众号吗?

如果还妄想通过公众号一夜爆红涨粉激增、快速变现赚钱的人,那这部分人可以劝退了。

但公众号仍然是喜欢写作、想做IP的人的良好平台,现在开始仍然不晚。

2020年11月,润宇开始在个体创业赛道做个人IP,一边运营视频号,一边公众号「润宇创业笔记」开始频繁更新,和大家分享他创业经历、个人成长、职场等内容。而后不久,达到近乎日更的状态。

2年的笔耕不辍,公众号就吸引了11万多的关注用户

润宇开始感受到,自己在粉丝中有了心智,有了认知。这些认知是深植于用户心智里的,不是广告可以轻易洗走的“虽然慢,但是对努力的人最好的回馈。”

鱼菇娘在2019年时候注册了同名公众号「鱼菇娘」,想通过写公众号增加副业收入。但新媒体小白的她,艰难地运营着自己的账号。

她和西瓜数据坦言,有两年的时间,没有什么变现,也没有回馈,那段黑暗的日子,心中曾闪烁过无数次放弃的念头

可要真正放弃也会心有不甘,于是就这样一边怀疑自己,一边默默地坚持

▲图片来源:「鱼菇娘」公众号

直到去年,才慢慢开始好转,文章阅读逐渐提升,收入也随之增加,目前已坚持输出400多篇原创内容。

还是00后学生的安七则开始更晚。

2020年的时候注册了自己的公众号「安七成长圈」,想法很单纯,只为有个平台承载自己的文字,便自嗨式发文。

结果也不出所料,没有正反馈,停更。2022年重新拾起来,2023年才正式发力。

除了一周两次更文外,她也和许多创作者一样,做账号互推、红包抽奖等涨粉、提高用户粘性的“笨方法”,逐渐吸引了3000多的关注用户。

让她感到欣慰的是,自己的文章有些被系统推荐了。她文章的日常阅读在200-500左右,被系统推荐后,可以上万,最高的达到4.4万阅读

▲图片来源:「安七成长圈」公众号

安七认为,公众号现在的机制相对公平,而且对小号比较友好,可以有公域推荐的机会。

也因此,她从选题、标题等研究这些被推荐的文章,在选题想法合适的情况下,刻意练习往这些方向走。

前段时间,西瓜数据也邀请嘉宾汤小小分享相关内容,详见《被系统推荐后阅读翻倍?百万粉丝号主分享公众号涨粉运营技巧!》

或许像鱼菇娘和安七这样在底部挣扎的小号主,才是众多创作者的缩影。3000多万个公众号,头部账号毕竟是少数,更多的是默默耕耘的中腰部及以下的创作者。

虽然没有什么团队,也谈不上接多少广告赚多少钱,但可以通过公众号写作表达观点、获得个人成长,还能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或许这些更有价值。

写在最后

转型、挣扎,坚守还是放弃,不得不承认,已十余年的公众号,影响力确实不如从前,这是每一个平台都要历经的阶段,也是每个创作者都会遇到的难题。

但那些真正喜欢文字、认认真真做内容的人,依然还会继续做公众号。

阿医也坚信还是有很多用户愿意通过文字去阅读、去成长哪怕现在短视频直播盛行,但像公众号这种长图文、内容相对深度的平台是不可替代的

正如小月说的,“因为文字是有生命力的。”

如今的公众号,在小月看来,它就像一个权威认证,无论是企业品牌做内容宣发、产品服务推广,还是个人打造IP影响力,公众号都是不可缺少的一个平台,也是众多用户找到你、链接你的渠道。

小月也坦言,虽然「帆书」在接下来在微信生态的重点是视频号,但作为基建的公众号,也是必须要持续经营好的。

鱼菇娘也经历过了最难的阶段,公众号从副业变成了她全职自媒体的主业,未来会继续坚持写公众号分享生活,也会尝试着拍短视频,与时俱进,争取多元化发展。

正值大四毕业生的安七,一边摸索做自媒体,一边给比自己体量更大的博主做助理,在学习中前进。

她计划把其他平台的粉丝引流到自己的公众号,因为这里有更多的内容沉淀,有更全面、更立体的个人展示。

更新于:2023-03-08 13:33